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昨天是聖誕夜,因為年度即將結束我仍在公司與客戶端做最後的努力,但是身心已經相當疲累,昨晚早早到家先小睡一下,老婆小孩入寢後,無意地從書架上拿下這本書,因為我確實此刻真的需要 OFF一下了。這個人生階段小孩嗷嗷待哺,工作正處做牛做馬期,假日的休閒通常是睡覺、休息或是購物,看到許多的朋友聊起遊玩、休閒的話題,正好就是大前研一講的「三無」運動家,:無時間、無金錢、無悠閒的心情。但是,我堅決的認為應該是要改變的時候了,因為只是想著無、無、無,不管到什麼時候,都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等到有一天退休之後,就算有了一些時間與金錢,到時,也不會徹底地享受休閒生活。最後,只有在漫無目標、慵懶的生活之中,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對於「ON(工作)」與「OFF(休閒)」都應該同樣地注意,並且設法創造出時間、金錢、悠閒的心情,盡情地享受人生。這正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訊息。
抱持著與年齡不相稱的精神!
年齡不是拒絕接受某些活動的理由,學習永遠不嫌遲,任何時候,只要有心皆可以學習樂器等其他活動技能。想休閒就去休閒才是最快樂的,不要受其外在價值的影響,這樣在生命的一遭中,不僅我們會失掉豐富自己生命的機會,也會失去結識趣味相投的朋友。如果我們肯多給自己一些機會,讓自己挑戰多一點自以為的不可能,則影響所及的不僅止於上述,更能帶動整體的心態、精神、並影響身邊的人。其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活動,不能抱持著「等到什麼什麼時候,我就會去做」。實際上,若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你所想做的事,已經很難實現。要做,就要馬上行動!否則不僅拖延會讓自己更找不出時間,更會因為延遲而讓好不容易找到的興趣熱情消退。
擊退憂鬱的星期一
為了避免在星期一的早晨感到煩悶以及「又要工作了」的感覺,因此作者建議在周末假期時徹底放鬆,以重新儲備體力來面對接下來的一星期。從星期五,就開始這一假日的休閒活動,周五晚上小小的放鬆一下,周六從事較費體力的活動,周日則從事較為放鬆身心的活動,待用過周日晚餐後,則慢慢收心準備面對隔天的工作,最好就是做一些週計畫或發一些信。
出去旅行
一年應該要休個至少五天的長假,五天 以上的長假才能夠體會擺脫工作時鐘的感受。人要適時的切換工作與休閒,若長期處於緊湊的工作中,不僅人無法放鬆,進而失去工作動力,更甚者會失去健康,休閒與工作視為互相的,工作是為了賺錢來休閒 ,休閒是為了讓自己放鬆身心重新獲得動力來面對工作。出去旅行,最好是選擇定點的旅遊,在同一個風景區,做深度之旅,讓自己免去早上在這一個景點,下午卻又要奔波到下一個景點的疲憊。如果我們要的是放鬆身心的旅行,也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因為選擇這樣的地點遊玩,車擠車,人擠人,不僅浪費時間,精神也會很緊繃。停止購買不必要的名產,把省下來的金錢用在住宿更好的旅館或者是到更美味、更有當地特色的餐廳享受難得的一餐,這才是真正旅遊的價值。
休閒時間的IT活用術
利用網路觀光更有趣的收集旅遊資訊,網路購物,與家人朋友溝通,整理照片,檔案,製作個人的作品專輯。
喝酒的場所與樂趣
不應和有工作交集的同事、客戶們喝,那無法達到放鬆的效果; 不應喝得爛醉如泥,耽誤到隔天的工作,那只會讓自己因隔天的精神不濟而備感 壓力。除了喝酒,享受美食也是讓人放鬆的一個手段,因此隨時收集美味餐廳的情報,有助於自己因應不同需求,如此可避免因吃到不甚美味的食物而破壞了該次的休閒體驗或與客戶間之應酬。擁有2家以上的藏身之所,自己熟悉的美味餐廳,也可以讓自己達到放鬆的效果,讓自己踏入該店便有種回到家的感受,才能享受全然的放鬆,豐富自己的人生。
家庭管理術
這個章節我特別有收穫,因為這些情境就發生在我身上,家庭不愉快,就會讓個人心情不好或產生壓力,如果因為個人休閒娛樂反而造成隔閡或疏離,但麼反過來應該要由直接從減少壓力的發生來著手。如何減少家庭的不 愉快,就從家庭管理開始做起,家人間要有充分溝通、個別時間、並有固定聚會 以確保彼此每周都能有互相溝通的時間,特別夫妻之間要有家庭日,單獨相處用餐討論。文章中並提到父親的角色很重要,且可透過培養全家人的共同興趣來凝聚彼此;尤其在因公司外派而不得不和家人分隔 兩地或聚少離多的情形下,該如何透過網路等工具維繫家庭關係。而夫妻關係中 ,台灣與日本的民族習性相似,丈夫總是扮演支配者的角色,長期下來,不平等的夫妻關係 ,會讓妻子內心感到不平衡,也因此熟年離婚的人數居高不下。
恍然大悟育兒術
與其減少壓力的來源,不如增加抗壓性,因此從教育孩子開始做起。如何透 過叢林法則讓孩子自己能夠察覺危險,並設法避免解決;透過和不同年齡、背景 的人相處,以帶給孩子不同的觀念與想法;營造一個孩子願意敞開心胸和雙親溝通的氛圍,例如透過散步的方式;透過成為孩子的學習幫手從旁協助,讓孩子學得對自己負責以及思考的能力。
整本書,我收獲最多的應該就是- 用心體會生活,世界的美,與自己所愛的人分享時間也分享心境。
無論是聽音樂、看電影、閱讀,只要是認真的去品味其中的美,相信也都會是一種無形的累積。以單純而懷抱興趣的心態去做,累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有一些人被稱為興趣廣泛,而且對於大部分的話題都能發表意見。但是如果仔細聽他們的談話,五分鐘十分鐘之後可能就會覺得失望。這樣的談話內容與其說是興趣,不如說是單純的雜學。想像自己也能夠連續一小時談論自己的興趣,以這樣的程度來深入探索興趣的內涵。興趣,是投資時間與快樂程度成正比的世界。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筆記大自然
五顆星圖書。這是一本已經絕版但是棒到不行的書,我在2002 年就在誠品書店購買,當時我的生活簡直可以用水身火熱來形容,記得當時看到這非常特別的書,閱讀後還特別去買了一本素描本,學習觀察大自然,素描所見的的動植物,希望可以平衡一下高壓力的生活。時隔7年後,我把他交給了大女兒昀芳,她的繪畫天分,得到這本書可以發揮的更好,讓生活的領域與視野開拓,特別在家附近的運動森林公園,可以讓她有這樣的環境養分可以陶養。筆記大自然就是用素描繪畫寫日記,用規律地觀察、記錄、認識、體會和感受自然,它是整個筆記自然過程的核心,用文字或圖像(主要指繪畫)的方式來記錄每天所見。
生態學家金恆鑣說:其實你不必等待看完《筆記大自然》,就可以開步走向自然。從逐日閱讀中,接近大地,自然必會教導你。張開眼睛看看目前的生物與景致,年年、季季與日日皆不相同,一連串的不同吸引觀察者的注意,事物永遠記錄不完,事物永遠新鮮與奇妙。 作者Clare Walker Leslie 是美國知名的野生動植物畫家、自然觀察家和教育家,與另外一名作者Clarles, 他們鼓勵藉由創作自己的自然筆記,你可以經歷一趟生機無限卻寧靜安穩的冒險之旅。不論哪個季節、天氣如何,或是身在何處,它都能使我們放慢腳步,去觀察、省思、並重新投入那彷彿活生生鑲嵌畫的大自然懷抱。
其實,自然就在你的身旁。放眼窗外的景物:小徑旁的花開與落葉、昆蟲的傳粉;公寓陽台上的盆景內的土壤;路障用的盆栽植物;行人道上的野草與街樹。這些生命無不隨四季氣候而變化,無不與其他生命來往著。只要就近去觀察這些,便足夠豐富你的人生了。當你熟悉了身旁的生命與生態環境,又學會了各種記錄方式,你便會想前往更自然、更廣大的地方去觀察,為什麼在這本書裡,記錄大自然的手段特別強調繪畫而非攝影和製表呢?幾個世紀以來,繪畫一直是表現自然的主要手段,它除了可以讓觀察者將攝影過程中難以捕捉的、最重要的、最有意思的特徵突出表現之外,還能調動畫者參與到他所觀察的事物中來,日記不再是簡單地記錄,而是創作,它會有意識地突出一些重要的東西。我們生活中友都市公園、植物園、近郊山區有很多的材料等你去觀察與描述。
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不和諧,很多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大自然而造成的。在帶來一系列的災難後,我們也渴望與大自然溝通。用筆紀錄大自然,這是一種很棒的溝通方法,為自然也為自己的心。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做單
幾週前到北京出差,北京同事趙加奕推薦這一本職場長篇小說,因為作者是電信業的 IT銷售,與我們工作的性質行業相同。 除了想要看看在銷售上有無新的真知灼見之外,另外可以藉著小說細膩的背景情境描述,可以多了解北京的都市白領生活態度與價值觀,還有在中國IT外企的行業生態。
內容上這本書主要描述的是主角謝正在IBM公司如何在一個客戶關係非常惡劣、市場份額非常低、在其它省份連連失利的情況下,拼死一搏、背水一戰,最終搶下了惠普佔據優勢地位的湖南移動的一個集中式平台採購的過程。有趣的事,他把IBM中國公司的人事震盪,外企內部的職場環境、生存之道和渠道供應商間的商場打拼謀略,刻畫得淋漓盡致,對於披露IBM的商業操作手法及相關內幕,雖是有些違背職業道德,但是我仍然要給作者一些掌聲。總括我把這本書分成兩個層次: 一個是"術",另外一個層次是"道"。
術:
1. 如何找到內部每個人的真實需求,也就是事關利益或是飯碗的生死需求,引導客戶成為自己的支持者,控制內部利益鏈條、將各個環節的需求取最大公因數,讓大家都全力以赴支持自己。
2. 一些雞鳴狗盜的技倆,使用一些並不正當的手段,以爭取公司內部在價格、技術、客戶關係各個方面的支持。譬如留假情報欺敵,潑灑咖啡在老闆電腦,激怒老闆去犯錯,帶客人去酒店,還有為性慾或是情報,從同事,秘書、代理商銷售一路睡過去,過著白領糜爛的私生活。
3. 在與對手競爭的專案中,設定關鍵指標對敵我雙方進行優劣勢分析並打分,關注最容易被忽視的客戶方成員,把他發展成為自己的內線;在投標過程中誤導競爭對手去錯誤報價。
4. 普通銷售和大老闆最大的區別就是整合資源的能力。
5. 增加見面次數,縮短見面時間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最有效率的方法。商場上的生存法則是,不聽他說什麼,只看他做甚麼。
6. 從老總辦公室看性格類型:
第一種舒適安逸型―辦公室裏隨意堆放著車模、遊戲、茶具等具有個人偏好物件的東西,感覺很舒服。這種公司的老總一般都講求生活娛樂化,喜歡壓力不是那麼大的生活。這類公司通常會維持在一個規模就再也成長不上去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會慢慢的萎縮。
第二種穩紮穩打型―辦公室裏放著專業書籍,或者和工作密切相關的物件,通常都有點雜亂無章。這種老總都非常熟悉某個領域,對業務非常精通,能適應壓力較大的工作。碰到這類公司應該和老闆謀求深度合作,因為他們都非常精通本業,工作積極,通過和原廠的合作通常會有飛速的提升,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和外企合作的好的公司通常是第二種,大家能雙贏互補,並且合作能長期持久下去。
第三種忽起忽落型―辦公室乾淨簡潔,一塵不染,只放著書法、和名人的照片或某些勵志的雕塑物件。這種公司的老總都有很遠大的想法,不精通業務,但是精於人際關係,在辦公室裏很少能看見他。需要合作的很小心,他們都有很複雜的人際關係,隨時有可能一飛沖天,也隨時有可能因為人事變動惹火燒身,一夜之間不見了。
道:
7. 經理人的七種境界:
普通銷售能達到的三種境界
第一投其所好(1+1=0)銷售把自己的資源奉獻出去,但是控制不了對方的回報,新人都處在這個階段。
第二互利互惠(1+1=1)大家互相貢獻自己的一部分,各有所得,大部分銷售處在這個階段,付出相應工作為公司謀取相等利益。
第三共贏共榮(1+1>=2)雙方通過合作,收穫大於付出,這需要大家取長補短。這也是商場上尋找合作夥伴的最基本理念―雙贏。很多人或公司在這一境界就突破不上去了。但是,
高級職業經理人或銷售應該達到下面三種境界
第四以德服人(0+1>=2)德是什麼?它是一個人所具備的道德修養,對於企業來說就是價值觀,它可以無限奉獻,所以以0代表。領導人需要用自己的魅力來感染周圍的人,成為他們的榜樣,這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而不是通過簡單的利益交換,這也是高級經理人必備的素質。企業利用高尚的價值觀吸引優秀人才心甘情願的加盟,而不是簡單的高薪和升職。
第五星火相傳((0+1)= N*(0+1))領導人所具備的德在身邊的客戶和朋友中傳播開來,吸引更多的人在自己周圍,擴大作為領導人的影響力,企業價值觀的傳播也是如此。
第六星火燎原(0*0=∞)∞是無窮大。領導人把正確的理念和方法傳授給身邊更多的人,並讓他們也有能力獨立傳播下去,使其影響最大化。**一首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銷售的最高境界
第七代代相傳(φ黃金分割點),一個高尚的理念和價值觀無窮無盡的傳播下去,跨越人物和時空的約束。對於公司來說就是選好合適的接班人,使其價值觀和品牌信仰可以持續下去。
8. 外企與民營企業的不同:
外企更像是一個集團軍,分工很明細,炮兵、步兵和槍兵,各個兵種俱全。指揮官不追求每個人都是神槍手,指揮打東不要打西的就合格,聽指揮,貫徹執行指揮官命令的就是最好的,整個部隊的靈魂是上層的指揮官。這樣的優點是能打大仗,缺點是單一兵種或個人拉出來生存能力不強。
民營企業都像是個游擊隊或者是特種部隊,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是雙槍老太婆,單拉出來都能消滅敵人,沒有指揮的時候,自己獨立生存能力非常強。這樣的優點是每個兵的生存能力都很強,缺點是打不了大仗,沒法規模化作戰。
外企的集團軍在打大規模戰役的時候,可以很輕易的消滅民營企業的遊擊隊,民營企業的遊擊隊在打小規模戰鬥的時候,也能利用其靈活多變的優勢消滅集團軍零散出來的單一成員。集團軍最大的特點就是隨便換掉某個人甚至某個團隊對整體沒有任何影響,遊擊隊就不能承受這種變化。
國內的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從游擊隊向集團軍的轉變中,因為人意識的轉變跟不上,而導致轉型失敗。區分自己是不是已經變成集團軍,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流程的制定,一個專案依靠整個系統或者流程上不同分工的人來完成,而不是過份依賴某一個或幾個特別出色的人。
9.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人在做抉擇的時候,首先會選擇對自己傷害最小的,當不能對其產生傷害的時候,人才會選擇對其利益最大的,也就是說傷害一個人遠遠比利益去誘惑他來的更高效。
10. 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不能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利用誠信和品牌透支市場的公司,因為你正在透支未來,長期以往一定會出問題的,這樣做不到基業長青。必須受到市場的懲罰。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五顆星圖書。日後如果我的孩子問起一九四九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時代的改變,我會
引用這本書末最令人心碎的ㄧ段話:我不管你是哪一個戰場,我不管你是誰的國家,我不管你對誰效忠,對誰背叛,我不管你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我不管你對正義或不正義怎麼詮釋,我可不可以說,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想起已經過世十多年的外公,也曾經是這大江大海巨流中的一員,離開新婚的妻子幼小的女兒到南洋從軍,踏上陌生的菲律賓叢林,面對身邊的死亡與疾病,不知可否回鄉的未來,我隱約可以體會那個年輕人的生命被無情的戰爭日夜的折磨,但是終究是幸運的,他是戰後少數幾位可以活下來回台的台籍軍夫,隔年母親出生了,我在這紀錄著對外公的懷念,以及對於他那ㄧ代人的敬佩...
這本書在這大陸內地被列為禁書,因為龍應台以外省人第二代的角色忠實還原了一些當年國共內戰的歷史。作者說這是一本向失敗者致敬的書,「所有被時代踐踏、 污辱、傷害的人都是失敗者…,我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她說。藉著述說自己父母親的經歷和許多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她控訴國家機器和集體主義的可怕。我說應該也要有人用自信與包容的筆,紀錄一段無法遺忘,但是需要被原諒寬恕的歷史...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燦爛千陽
小說的迷人之處在於無法讓人停止對下一個段落章節好奇,情緒的轉折起伏隨著文字的堆疊,主角的故事遭遇產生了很深的鏈結,小說是文學之王絕對是的。上週出差到美國Washington D.C. ,從飛機上開始閱讀燦爛千陽,回程到了在New York的旅館中,把這本故事有無比沈重的書讀完,燦爛千陽-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這來自一位十七世紀波斯詩人對喀布爾的形容,也是這部新書名字的由來。光頻藉這四個字絕對無法理解這是一個悲傷的環境,兩個女人悲傷的故事,面臨戰爭的苦楚,婦人生活在家庭暴力陰影之下,對於痛苦的環境無力卻又必須習慣著忍耐著,如同李昂的那本<殺夫>長期在婚姻暴力陰影下的女性,最後終於向自己也對社會用行為來控訴。
瑪黎安終其一生背負著"哈拉密"這個沉重的包袱,因為哈拉密是得不到家庭溫暖與公平對待,在面對抉擇時候脆弱的父親,讓他悲傷不已,最後甚至痛失最摯愛的母親,也讓自己從此掉入悲慘的深淵。對比於瑪黎安,萊拉的幸褔原本是可以預見的,然而卻因為阿富汗的無情戰火,面對親人的死亡,最終殘酷的現實,還是降臨。為了與自己摯愛的結晶,身為一個母親的堅強,即使明知未來是水深火熱,還是走入ㄧ段家暴的婚姻,為了就是讓生命可以延續,讓希望的火苗不滅,對瑪黎安跟萊拉有更多的感動與不捨, 穆斯林婦女穿著的布卡,是男人對女性最沒自信的遮羞布,但它卻遮住了阿富汗婦女的受傷軀體,也掩蓋內心的憤怒跟傷痕,最後總期望有天可以脫掉布卡,讓數不盡的燦爛千陽把自己生命照亮。這本書將阿富汗30年來的政權轉移,2001年塔利班政權摧毀了巴米揚谷地的兩尊大佛,在故事中讓我們有一份認識。
延續著上ㄧ本成名作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催化淚腺的能力,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這本燦爛千陽,同樣讓人在讀畢淚流不止。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關於閱讀的 INPUT 與 OUTPUT
前幾天與Levin Chen 吃飯,他給我一點很特別的建議,就是不要再看太多的書了,書念得過多了對思想的清明沒有幫助,修煉是要多覺知並且實踐,光讀書不會發現真理的。
輸入大於輸出 是好事嗎?
我確實在最近正在思考這件事,我從資訊的輸入與見解的輸出來看,確實我的輸入遠大於輸出太多了,讓自己的腦袋塞了太多的東西,當一本書讀畢,還來不及消化沈澱,轉換成自己的見地與智慧,那種資訊的焦慮與買書的衝動就又上來了,所以又接著讀下一本,因此輸出的機會與時間根本沒有。這樣的情形,缺乏反芻與內化,沒有辦法在閱讀後將內容變成自己的智慧,只讓書中內容成為一種資訊或是知識,產出的只是書摘或是淺薄的心得,並無法成為登上大雅之堂的作品。
盡信書不如無書
讀了書後,就將之視為聖經,一切引經據典,按圖索驥,忽略了現實的因素與考量,更甚者排除異己,獨尊單一學說,這樣就容易造成偏差,結果反而是更糟糕。我見過有些讀了很多書的朋友,雖然到了一種學富五車飽足,但是過渡咬文嚼字,讓人感覺有種距離感;也有一種百科全書型的朋友,很多東西他都涉獵,但是就是沒 有洞察力與感動力,與之談話如同讀索引,再往下自己去讀吧;最後一種就是讓自己腦袋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特別是讀的學歷越高,但是實戰經歷很少者,常常會把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 現象觀察當成談話的框架,但是自己深陷框架中而不自覺。
保持清明,獨立思考才是硬道理
張忠謀曾說:企業需要創新,這需要苦思或靈機來產生洞察。以學問的金字塔來說,最底層是raw data(資料)。我們大學教育,讓很多人可以把raw data 組織成 information(資訊);information上面是knowledge(知識),這個過程,我認為需要經過個人的internalize(內 化),他才能夠說,這知識是我自己的,這個過程就是獨立思考。產生一個知識系統是一個金字塔,你可能需要建立好幾個金字塔。例如半導體是很大的產業,受世界大國財經變化的影響很大,所以需要好幾個金字塔,然後經過苦思,或是靈機一現,像電光一閃,才會有洞察。我覺得這是更高的一層,有了洞察,就有創新、發明。“
但是要怎麼可以常常有洞察力與靈光一閃呢?我認為常運動,保持清明覺知,連結作者寫作時的高度與深度,可以充分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或是帶著目的與需求選書,用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內化出的個人的智慧,訓練自己的洞察力。我正在設法讓自己進入另外ㄧ種閱讀境界...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關鍵40歲:40歲開始成長的人 40歲停滯的人
跟同事聊起正在閱讀這本書,大多數都以為這是一本類似“35歲前應該做的33件事“這類的書,事實上讀畢後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寫給接近或超過40歲的人,已經不是那種條列式清單,讓人勾選什麼已經做,什麼還未做,反而是做出“取捨”與建立“個人風格”才是課題,這是ㄧ位今年74歲(1935- )的成年人,是日本十分受歡迎的散文作家川北義則,從「人生.大人.工作.家庭」四方面介紹讓人生能夠快樂又有意義的思考方式,所寫的人生態度與價值取向的建議,是他走過40歲且看到40歲後人生差異的見證,因此格外有說服力。
有一天你60歲了...
40歲是人生的中場,不同的身,心,靈態度,將造成第二人生極大的差異走向,有些50-60多歲的中老年人,眼神炯亮,步伐沈穩,談吐有風格與質感,他們通常有三大特徵:
1. 在40歲前後,建立「興趣主義」的人生觀,工作是興趣的一部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知道自己有無限成長的可能。
2. 有「當下主義」的生活態度,活在當下,享受任何情境,立即做。
3. 捲起袖子動身去做,貢獻己身己力,而不是批判者。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覺知的生活,知道該做什麼,而且立刻去做; 知道在做什麼,帶著喜悅與愛。從這中間的體悟,必定可以培養出自己獨特的「生活禪」,或是日本人說的「道」,那種生活的質感,對生命的熱情自然而然會感染且散發出來。
什麼是最灰暗的人生
有一個很簡單的公式說明了什麼是最灰暗的人生:自己- 工作=0 ,人如果有一天活到退休了,將工作抽掉了,那麼你還剩什麼?沒有重心,沒有朋友,沒有興趣... 所以要在人生的中場,思考什麼事是現在有能力做,卻沒有去做的?我回憶起曾經發想過的一些事:
1. 人生挑戰:創業ㄧ次,獨自一個人旅行到陌生之地,移民重頭開始,還清所有貸款無負債
2. 人生夢想:寫一本書,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改變世界,帶領台灣超越瑞士
3. 貢獻志業:擔任環保志工,佈施助人,生態保育,淨化山林
應該要把他從記憶盒子中給拿出來了...
好奇心帶給人活力的泉源
從事業務工作,接觸的人不少,我發現超過40歲的人,最缺乏的就是「好奇心」,總以為自己什麼是世面都見過了,很多事都可以推想,包含我自己有時也會如此,但是事實上我們失去的是「活力」,因為沒有好奇就沒有參與,沒有參與更不會有獲得,我們在這之中失去很多。我告訴自己要勇於嘗試新事物,向6歲大的孩子學習,開放自己的心,接納各種事物,然後順著世間的因緣果報,覺知清醒自在地活在當下。
跟金錢做好朋友
你如果珍惜金錢,它就會挺你,罩你,但是你如果不好好珍惜,它就不會輕易上門,就算送上門來也會很快出去。有錢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怎麼使用它,把錢花在可以增加幸福感的事物上,對人生成長有助益之處,重點是要帶來快樂,而不是創造另一個煩惱。
你值得 不勉強也不虛度的人生
這本書中有許多的人生智慧,我推薦看到這篇心得的朋友,特別是在40歲左右或是早已超過40歲的朋友,先把手邊其他的書擱下,把這本書好好讀個兩遍,你的獲得會超出原先的想像,從40歲後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追求成功的熱情
五顆星圖書。這不是一本可以被分類的書,因為內有成功學, 企業管理, 哲學思想, 人文精神, 對我而言這又是一本在人生旅途與工作方向的指南書,我猶豫著...
稻盛和夫沒有在成功的定義上有過任何著墨,因為他認為在工作本身的專注成功,可以用大愛幫助無數員工家庭,就是身為經營者的成功,所以他犧牲了小愛,他承認沒有他家庭的包容與同心,這是無法達到的。對於成功,他說:真正的成功者憑藉的不外是一顆單純的心,一份堅持完美且用不放棄的熱情,一但有了熱情,工作所得就不只是薪水,人生的理想才有豐沛的能量,而成功的輪廓也就可以一筆一筆勾勒出來。
熱情(PASSION):
- Profit 利潤
- Ambition 野心
- Sincerity 真誠
- Strength 力量
- Innovation 創新
- Optimism 樂觀
- Never Give-Up 永不放棄
我們時常在工作與人生的理想擺盪,活在盼望著累積財富可以早日退休遊玩的夢想中,多數人都是鼓勵要好好愛自己,要常常OFF一下,很少人像稻盛和夫給與工作正面的答覆。
“An easy lifestyle may initially seem carefree and pleasure, but sooner and later, we all crave a higher purpose in life" 輕鬆度日,一開始看來無憂無慮,而且愉快自得,但是我們終將發現,這樣無法滿足我們追求更高一層的人生目的。
所以找到一份自己所愛的志業,可以專心投入,發揮自己的潛力與才能,並對人群做出貢獻,才是生而為人的最高目的。因此他說:“TO be truly successful and achieve great results, we must first fall in love with our work." 若要真正成功,獲得偉大的成就,先得先愛上自己的工作。
對於從事什麼工作才是好的,他舉自己的例子,從一個不被看好發不出薪水的小公司職員,他投入莫大的熱情,專注研究發展新技術,到為了還股東錢,拼命想把公司經營好,最後成就他這一生。他說:“Mastering one subject can bring trememdous understanding, for deep inside every fact lies the truth which governs all." 專精於一個學科,所得的領悟是極大的,因為每件一件事的背後都隱藏著主宰一切的真理。
就勵志書吧!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高收益企業:企業為什麼存在
延續著上ㄧ本稻盛和夫的著作,讀這本<高收益企業>就是為了可以捕捉到稻盛和夫先生在企業經營上的精神與理念,雖說我還沒有一個企業可以經營, 但是現在我有一個家庭需要經營,有客戶要管理,在未來或許會有一個事業單位,甚至是成為一名專業經理人或是自行創業的可能,因此我特別注意到他提到幾個經營企業很重要的經營思想不是方法手段,這正是裡面閃閃發光的精髓,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1. 身為企業經營者,要有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人心要用大義來溝通
身為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自問「公司為何而存在」,經營公司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實現經營者個人的夢想,而是要去保障員工及其家人的生活,就像京瓷的經營理念定 為「追求全體員工物質、精神雙方面幸福的同時,對人類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把追求員工的幸福與社會進步當成公司存在的意義,才能名正言順領導員 工,為了實現這集體的公益,經營者必須身先士卒做為表率,並尋求員工的理解與配合,共同努力實現目標。
2. 工作的結果= 想法x熱情x能力 ; 實現夢想一定要讓想法, 強烈的意志與熱情深入潛意識,有精神有熱情的人,連天地都會幫忙給他能力與力量
3. 心量多大,人生的境界就有多高
為什麼企業經營非得要高收益不可呢?
第一、強化財務體質:讓手邊資金愈來愈多,減輕負債利息,提高公司財務的體質。
第二、因應未來,穩定經營:因應經營環境變化所帶來收益與利潤減少的變局,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與資金儲備因應,不致出現赤字經 營與裁員減薪的窘境,能有效因應外環境變動,有助穩定經營。
第三、以高配股分紅回饋股東:有足夠獲利使得股東能享有高配股分紅及股價增值得好處,未來資金籌措可以吸引新股東。
第四、把資本增加帶給股東:因為高收益可以藉由買進自家的股票使股價上漲,也可以回饋股東。
第五、擴展事業發展的選項:使手邊有足夠的資金,足以支應新事業投資與企業併購的資金需求,增加多角化經營的選項。
第六、以M&A強化集團的實力:一但實現高收益經營,可以藉由累積下來的資金併購其他企業,納入旗下。進而網羅新事業和新人才,展開另一個事業高峰。
他舉松下幸之助的比喻,建立高收益企業,就像在河川上建水壩一樣,能夠經常儲存充足的水源,才能從容的經營企業。要達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具書很多都在談如何增加利潤,但是根本問題就是,經營者自己是否發自內心希望,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公司創造高收益。如果總經理沒有抱持著創造出高收益企業的強烈願望與意志,使用再多的方法策略,也很難提升公司利潤。這種希望不能只有念頭而已,必須是「發自內心深處由衷的強烈願望」。
經營一個家庭,要如何讓家庭財務沒有缺口成為高效益,也是可以借鏡這樣的理念的,首先要有強烈的決心讓家人幸福免於匱乏,財務收支上要能開源節流,在工作的投入單位時間成本可以發揮到極大化,面對風險困難要以大義與愛來溝通,一定可以同心協力渡過各種難關,最後經營者一定要比別人多投入時間與心力,用熱情營造一個幸福且快樂的家或是企業。家庭的幸福= 愛x熱情x用心...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稻盛和夫的哲學: 人為什麼活著
五顆星圖書。這是一本可以把手邊其他書都先擱下的好書,他的高度與智慧,讓身旁所有的知識書籍都顯得次要。人ㄧ生會問無數次的大哉問:“人為什麼活著?“ 或“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從稻盛和夫身上發現了答案,更找到這一生可以仿效的對象,他的宗教觀與人生的價值主張,與我的內心意念產生重大的共鳴。
今天是大學畢業後,第ㄧ次召開同學會,距離畢業已經13年,在職場也經歷了10多年的磨練,但是常在每每工作進入低潮或是轉折反省之時,會自問到底人生追求的是什麼?什麼才是我的天命?除了財富, 安全, 健康, 人生的至高目標是什麼?稻盛和夫說:與億萬人類的靈魂共同追求的價值,應該是來自於活著的時候為這個世界做出多少貢獻,亦即做了多少的善行,成為一名有品質的人。我心有同感,好好思考這句話,如果人生只是縱情於慾望的追逐, 或是世俗的金錢與功名取得,是無法對此世的修行交代的,人的ㄧ生就是修煉自我,提升心智的過程。他說:「人生可以說是專門為心的修行而設的道場!就某種角度而言,成功也是一種苦難,人類必須朝正確的方向努力,才能克服這種苦難。我並不認為事業失敗、讓企業倒閉的人,就代表其人生是失敗的。而是造物主為了協助個人向上提升自己的人性,製造很多窮苦潦倒的窘境給人類,考驗大家是否能在逆境中繼續奮鬥,並保持屹立不搖的意志。」他以佛家最常奉為修行圭臬的六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做為心智鍛鍊的準則,不斷地磨練自己的靈魂,心存善念,修己治人,共生立命,必成大善果。以他自己此生的目標正是,希望在往生的時候得到「你一生努力不懈,不斷提升自己,直到擁有如此高尚的品格」評價,這正是身而為人的最大價值。
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認為深思熟慮對人是必要的,但是煩惱卻是不好的,因為煩惱只會讓浪費時間而且傷害身體,要不去煩惱,他給了五個建議:
1. 如果有時間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倍努力工作
2. 保持謙虛不驕傲
3. 每天自我反省,煩惱與反省完全不同
4. 知足, 感恩自己活在人間
5. 秉持寧可他人比自己好的利他之心活著
關於教育孩子方面,他認為:「不要教孩子做什麼,而是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至少在孩子沒有正確價值觀之前,因為這樣的觀念對於鍛鍊孩子的心智並無幫助,他建議青少年要多多勞動,不要給予太過的自由,如缺乏勞動就會起邪思,因無所事事就有可能胡做非為,不管是自願或強迫性的皆有其磨練的意味,在勞動的過程減少了欲求也無思在去胡思亂想,同時也可以養成勞動的精神,才可以創造更新的作為。正確的是教導「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才不枉他此世身而為人的品質與修行,布施也就是幫助他人以慈悲心對待宇宙萬物,世間萬物皆為平等,無誰之大小;持 戒來控制自由和欲望的濫用;忍辱是忍耐和因應各項變化來強化自己的心智;精進凡 是求進步,在生活中無論動植皆為了生存在努力的活著,活著中再求進步創造自我價值;禪定為達到最後般若,也就是悟得宇宙的真理,達到開悟的境界。
另外,他說到對於人類感情而言,最具矛盾的功課就是「原諒那些不能原諒的事情」,唯有跨越這樣的障礙,人心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靈魂會更加充滿光輝。這對常人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唯有如此自己的心量與格局始能開闊。
人生是「命運」與「因果報應法則」交叉結合形成的,在人生中,無論遭遇苦難或是幸運哪一種考驗,均依當事人能否謙卑、樂觀以對,決定了當事人日後是過天堂或是地獄的生活。這位心存善念的企業經營者,做了最佳的實踐,而老天爺也確實給了他最好的回報。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隨便想想:迷失了的心靈,想回家
這些日子逼近40度的高溫,相對於這本書所帶來的清涼與靜觀,讓閱讀的過程變成一種如同在林間清風下吹拂的享受。就像林懷民講的, 這是「一本不應該一口氣讀完的書。」作者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所精煉出來的生活禪,用囫圇吞棗的方式恐怕不是覺得難以入口,就是噎到了無法消化。
林蒼生是統一企業集團總裁,一名成功的專業經理人,年輕時他是一名文藝青年,辦過雜誌、寫新詩,從書名透露著他的謙卑低調,也是種智慧,書中他說,從馬雅曆法演算,人類經歷了2160年以追求物質生活為主的雙魚世紀後,2012年開始進入以心靈層次為主的水瓶世紀,迎接這個非邏輯或是超邏輯的世紀,快樂是最高的智慧。我們要在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經濟與精神、欲望與靈性求得平衡,因此她提出一個「清富」的概念,人們追求物質層面的事總是急迫的,精神層面的事總是遙遠。在物質需求到達一個基本程度後,應該追求是精神面的豐富,靈性面的增長,首要就是要生活簡單,時時觀想與反省,讓自己活在當下,保持意念的清明。也就是在飽足的環境中,保持「清淡」的心靈,不為物質的富裕所惑。
關於修行,從他的筆觸中,可以處處見到被佛學所影響的精神思想,特別在每則短文後總是以禪家的意念做收尾,讓人品味禪意的回韻。 幸福的答案是「修行」。不是時間漫長的靜坐或特技姿態的瑜伽,只是簡單的調息,慢步,觀照,把心思單純化。林蒼生總結佛法,除了『禪定』與『拜佛』,也包括了:
動作時的輕緩
任事時的清明
說話時的親切
走路時的悠閒
獨處時的自在
以及
無所不在的喜悅...
這些生活的小事,都是修行的大事。因為『心靈的世界,事情是不分大小的。』跳過經文,跳過儀軌,如此簡明,如此溫暖,任何人都可以嚐試,實踐,任何人都可以『由低而高逐步進步。』
關於財富,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許多人對自己的財富數字縮水忐忑不安,林蒼生則提倡「清富」,在追求財富時,不應該透支大自然的資源。他也說,人的天性喜歡累積財富,但要重新導正對財富的認識。他舉例,買一本書的書錢、買一棟可以安居的房子、可以供小孩讀書的錢,這些才是「真實的財富」。但當銀行的存款高到只是一個觀念上的數字,而沒有提升生活品質的實質意義,這財富的數字只是「虛假的財富」,所以人要賺取「真實的財富」,而非追求「虛假的財富」。
關於自然,林蒼生問:多久沒有想起過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了?多久沒看過月亮了?關於光腳散步,有多久沒光著腳ㄚ散步在軟軟的泥土上或青草上?他提醒我們,與自然共舞才是人類DNA的本性。每晚睡覺前可做「睡夢瑜伽」,在將睡未睡之際,作個祈禱,感謝宇宙,也感謝自己的心臟今天為自己跳動了10萬次,可以帶著甜美的感覺睡著。
關於養生,人們如能保持適當的饑餓感是比較健康的。因為人類進化過程中,餓的時候比飽足的時間多,我們的基因結構是禁不起暴飲暴食的。心理面,先養成凡事不計較,進而不生氣、不煩惱,氣惱會愈生愈多,學會不氣不惱,才能定下心來,才能平靜。能不生氣煩惱,才能穩定情緒,集中精神,藉由閱讀、聽音樂、接觸宗教、大自然吸收好的磁場能量,得以淨化心靈,只有內在心靈健康,外在的身體才能真正健康。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到了林先生那個年紀(66歲),我是否能將他這些智慧給活用到他寫書時的這個層次,精神富足,事業成功。甚至是,也有機會給後人分享,我站在這些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經驗。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慢行聽禪- 殷琪問法 聖嚴解惑
五顆星的圖書。過去三個月中的片碎寧靜時刻, 從殷琪與聖嚴法師的對話, 讓我重新認識漢傳佛教與禪宗, 從廣大無盡的智慧海裡, 找尋一片可以漂泊的至彼岸的方舟,我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信仰,信仰是皈依是禮敬,接受,照著去做,過去我陷入知識的無明,不停找尋正宗正法,就像到商店購物比貨比價,但是永遠不得其門而入。因為佛法就如同一片海,我們不能以自己有限的知識去理解,如同以蠡測海,而是要跳到海裡,融入佛法中才能真正感受,法門很多沒有絕對的好或誰是真的佛代言人,可以參悟疑惑,淨化人心,利他主義者,就是一片到彼岸的方舟。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是聖嚴對殷琪說:「我 送妳兩句話──『萬丈紅塵心不染,空谷無人水自流』,每天早上起來就提醒自己,自己是不存在的,這是禪的心境。萬丈紅塵是非紛擾,我們要練習不讓任何事物 干擾了心,就如空谷水流般處於平靜狀態。心不染,但能處事,山谷還是山谷,澗水還是慢慢在流,這是禪修者每天必須的體驗。」每天在高壓力,步調快的工作下過活,需要就是一種,可以慢,可以靜,可以悠悠而行,可以靜靜聽禪音、觀自心的心境。
我不是聖嚴法師的信徒,但是這裡面的對話有許多的智慧與聖嚴的弘願,足以讓我再三品味與實踐,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再起動-職場絕對生存手冊
每回讀大前研一的書,都有一種讚嘆,這個日本人真是博學多聞,才華洋溢,大前研一對於 各種事物與趨勢的理解與看法確實有其獨到之處,這些分析能夠幫助每個工作者,在激變的時代,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重新審視個人與所處企業的發展面向。
三十五~五十歲前後的上班族在工作上遭遇瓶頸而陷入無力的狀態,稱為「著魔的十五年」。這些上班族的普遍特徵是,進入公司已經十年以上,大概能夠掌握工作內容,也累積了一定的成果。但由於身處依年資晉升、調薪的所謂「年功序列型」的企業,加上大權都操控在五十歲以上的人手裡,所以無法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持續處於這種狀態,只會導致他們為了保住飯碗而整天看上司臉色,學會了鑽營之道,卻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上進心與目標。所以我才稱這樣的狀態為「著魔的十五年」。
大前研一將商務的世界分成舊大陸與新大陸,1985年微軟推出「Windows」之後,便揭開商業新世紀的序幕,一種商業新大陸自此誕生,這個「看不見的新大陸」,它是一種金錢與資訊都跨越國境的無國界經濟,以網路空間為經濟活動中心。金融界也因此改變,個人可以更輕易地操作比手頭資金多一百倍、一千倍的龐大金額如果能夠看得見此新大陸,就是新大陸居民,而看不見的就是舊大陸居民。但事實上,目前年約35歲至50歲的上班族,卻有許多人無法適應這個商務新大陸,大前研一認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這些人誤判了環境的變化,並且過度適應所誤判的舊環境,也就是舊大陸環境。這個世代過去普遍接受的是來自「舊大陸居民」前輩的指導與職場觀,在競爭仍舊激烈的青壯年時期,要如何突破既定工作與思考模式的困境,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向前,正是這本書所闡述的重點。
想要徹底地改變,進行自我改造重新再起動,有三個方法:
1. 金錢的運用: 常常思考如何有效運用金錢,將以往的價值觀歸零,再試著刪減固定費用,才能籌措出創業的基金。
2. 時間的運用: 運用早起的習慣,在晨間的黃金時段把最重要的事有效率地完成。
3. 居住的地點: 運用海外旅行,不要跟團,自己做功課自由行,讓自己深入文化與當地居民,才能觀察他們的經濟活動。
新大陸人才的共同點:
1. 人生就是冒險,抱持達觀的態度
2. 不管他人眼光或薪資高低,只做想做的事
3. 總是求知若渴,懷抱強烈的欲望與願望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勇於冒險」,對他們而言,「考驗自我潛力,至死方休」永遠都優先於「尋求安身之地」,所以就算失敗了,也覺得不枉此生。
現在企業或是個人最大的考驗是,是否有自我否定的勇氣?是否具備從外部客觀檢視自己,並找出新路線的能力? 35歲至50歲後團塊世代的最佳建議:
1. 對於規模力經濟的迷思,以及對於發想力經濟的盲點: 舊大陸世代總是思考「Do more, better」,「Cost-down」,應該需要轉換為 Breakthrough 突破,透過「情報輸入力」,「綜合力」,「發想力」,「構想力」作跨領域整合,進而創新突破。
2. 培養自己具備跨領域整合、組織的能力,在吸收資訊時,不要將焦點侷限在目前工作所需的領域上,而是盡可能對所有事物都抱持興趣,全方位地吸收資訊。在二十一世紀的商業新大陸工作者,如果對與自己工作無關之事完全不感興趣,則在長期頭腦僵化、阻斷資訊的情況下,中年之後將無法面對環境變化做出臨機應變的反應,在資訊的搜集整理中磨練出自我判斷力
3. 以專案為導向,不再講求上下關係的組織型態,今後將有增加的趨勢,能在預定期限內,以預計的品質順利完成專案的人,也就是能夠勝任「專案經理」職務的人,這種人有極高的價值,在未來將是非常珍貴的人才。培養一種敢「向上直言」與「不做應聲蟲」的能力也很重要
4. 能把中、英、日文發揮到極致的台灣人才,會是真正的搶手貨
最後,35歲至50歲的商務人士,最好要研究比自己年齡加減十五歲的工作者,尤其是仔細研究比自己小十五歲的人擁有什麼不一樣的能力與價值觀,雖然許多人認為這些職場新世代並不成熟,但是這些新世代就是自小接觸電玩、電腦與網路,對於新大陸的事務相當熟悉,而這一代的年輕人所擁有的價值觀,更會對今後社會消費與需求的動向,造成極大的影響。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CEO要你知道的事
讀完上一本「搶到訂單的情報術」-What the Customer Wants You to Know: How Everybody Needs to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Sales 後,觸發了我對於財務報表與CEO的策略高度的興趣,從客戶回推到公司經營層的關注重點,延伸閱讀了 Ram Charan 八年前出版的這本 "What the CEO wants you to know: Using business acumen to understand how you company really works",書中所提到公司營運的基本要素-現金流量、獲利率、流通率、資產報酬率、成長和顧客,雖然有些過度簡化之嫌,但是作生意與管理的觀念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反而因為時間而讓一些恆久不變的硬道理顯得更加清晰與珍貴。
不管做業務,做伙計,做老闆就是要有「生意頭腦」(Business Acumen),這個「生意頭腦」是對商業運作的基本原理也是重要的關注指標,不管是街頭小販或是大公司老闆,不能不懂這個商業語言,簡單來說有六個基本要件貫穿整個企業經營:
1. 現金流量(Cash Generation) :,「現金流量表」是CEO的財務控管焦點。現金流量表把企業的商業活動分為營運、投資與融資三大類,有效管控企業經營中的現金流動收入與支出。每個CEO都該針對自身產業特質與公司經營的階段策略,發展出獨特、完整卻簡單的專屬現金流量報表結構。
2. 獲利率(Margin) : 獲利率分毛利與淨利, 毛利= 收入- 直接成本, 淨利= 毛利- 費用
3. 週轉率/流通率(Velocity) :每個產業都有他專屬的現金週期,基本上的結構如:買原料、庫存、成品庫存、訂單、出貨、送發票、應該帳款、收款及兌現。先現金出,後現金進。過程中的現金週轉要最大化,才能節省成本,產生更多現金。現金週轉時間要越短,低毛利時代中,一個不小心,資金成本就會吃掉你的辛苦利潤。企業經營最大的現金流出,通常在資本預算投資決策時發生。通常是指創業建廠設備設施的採購與建置、擴充與轉售。提高資產週轉率,以高產能來降低經營成本。
4. 資產報酬率(Return=Margin x Velocity) :有效的財務預算分配,能讓企業的營業活動更有效益,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基本思維是策略、預算、執行與控制及目標達成,而預算管理就是控制策略目標達成的重要手段之一。老闆們最後跟CEO結的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帳,CEO在企業中的任何經營活動,都應該要轉化成財務上的具體數字,來有效管理。
5. 成長 : 公司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投資人會開始懷疑公司能否實現對成長的承諾。這時候不光是股價會跌,本益比也會跟著下挫。所以,只要每股盈餘無法達成目標,哪怕是只差一點,就會使股東財富大幅縮水。公司若說成長無法達到預期水準,也會對財富創造產生同樣的打擊。
6. 顧客的滿意度: 每個企業都是從顧客和服務於顧客的人的關係中獲得發展的能量,你可能驚訝地發現,你最好的顧客與想像的不一樣。並不是你經常為某個顧客提供服務,就表示他是你最好的顧客。了解獲利最高的顧客,提供他們最頂級的服務。當你知道誰是最佳顧客時,告訴他們你很感激他的支持,並詢問他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生意頭腦」也是以一種綜觀全局的心智模式,將外部環境的趨勢研判,與企業內部的獲利策略,有效地整合、執行,達到想要的成果。用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衡外情,量己力」,掌握基本要素,為公司賺錢的能力。 面臨各種趨勢相互衝擊,顛覆整個產業的競爭生態與獲利方式,企業能不能成功,就取決於領導者綜觀全局〈the big picture〉,檢視策略,開創新獲利模式的能力。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超強人脈術!以最小的勞力獲取最大的成果
這是一本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讀畢的書,用字淺顯但是觀念上的啟發卻很多。讓我獲得最大的觀念就是,人脈是一種互相的貢獻,不是單向的Give and Take,貢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一種快樂──思考自己做些什麼能讓對方開心時的雀躍感、實際做到時的充實感,以及和他人建立交情後共同成長的興奮感。讓這種交情得以跨越國界、提升到一個世界性的層次。記得也曾經一段對人脈定義的話,"所謂人脈,就是當你能力與地位相當時,所能發揮的人際影響力。"在此確實很貼切,我們在日常商務的生活中會常常接觸許多的人,與一個人接觸時,應先想到的是「自己對他能有什麼貢獻」。該秉持的心態不是由上至下的「給予」,而是「應該為他貢獻些什麼」、「應與他分享一些自己手頭上的情報」、或「向他提供一些自己所擁有的價值」。
我摘錄幾段大師們評論人際關係對於專業經理人的重要性:
「善於與人相處,並不就代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唯有重視貢獻,人際關係才具有生產性。這才是真正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彼得.杜拉克,《有效的管理者》
「薪水最高峰平均是40歲,過了這個尖峰,沒有外力,便難以有機會升官或加薪,別再以為咬牙忍一忍,好日子會再回來。」——大前研一,《M型社會》
「提到人脈,相信大多數上班族都會認為它指的是『認識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但是憑藉這種邏輯建立的關係是難以持久的。一天到晚拜託人家,很快就會為人所唾棄......一個人若不懂得思考『如何幫助對方』,就無法建立豐富的人脈。『與其終日求助他人,不如為眾人所求助』,想要建立人脈,便應以此為出發點。」(摘錄自《週刊Diamond》二○○七年二月一○日號
這也就是說,人脈的定義,指的是心智層次夠高,能和自己互相交換情報、彼此介紹其他人、相互刺激砥礪,並且共同追求成長的夥伴。一個人能做的事極為有限,但是如果結合大家的力量,便可以發揮連自己也難以置信的威力。與其獨自辛苦耕耘、緩慢地朝目標邁進,還不如和一群懷抱共同理想的夥伴、結合眾人的力量達成目標來得有效率。
「成功=85%人際關係+15%專業知識」,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沒有人脈,確實在發展上會受限很多。人脈的經營就像理財,要越早開始越能發揮時間複利的槓桿作用,若是想要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開始建立人脈,註定為時已晚。我應該:
1. 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在人際互動中以對人有所貢獻出發,把服務人做為宗旨,這樣才能廣結善緣。
2. 學習更寬廣的興趣,必要時取得執照或證書,別讓自己的生活是無趣沒有變化的
3. 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珍惜與他人的關係,並選擇與心智層次高的夥伴建立關係。如此一來,即使現在距離目標仍非常遙遠,也能在身邊夥伴的影響下持續朝目標邁進。
4. 「人脈」不等於「和有名有勢的人交朋友」。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搶到訂單的情報術: 客戶不說的,你也知道—業務的終極王道
逛博客來書店發現了這一本書, 拉姆.夏藍(Ram Charam)是管理界的大師級人物, 怎麼會寫與銷售有關的書? 確實想看看他的洞見,《搶到訂單的情報術》(What the Customer Wants You to Know),提出創造價值銷售法(value creation selling),揭示出變異的潮流下,如何能夠符合現今企業環境的發展方向;如何更新業務人員經營客戶的方式;如何改革銷售程序,採用不同的銷售法則;如何為客戶擴大營收;如何為自己擺脫商品化和低價的困境,創造更好的價格,以及更高的利潤率;如何與競爭對手截然區隔;如何與客戶共同為成長率奠定基礎,同時搖身一變成為客戶不可或缺的最佳拍檔。
簡單而之, 創造價值銷售法就是- 價值取向, 業務掛帥!!
創造價值銷售法,需要瞭解客戶以下資訊:
1.客戶的目標是什麼?
2.客戶最關心的財務指標是哪些?
3.客戶與競爭對手之間, 區隔產品或服務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4.客戶的顧客是誰? 客戶確實需要什麼?
5.客戶的決策程序為何?
要變成客戶信任的夥伴,必須要了解下面幾點:
1.客戶的眾多商機和競爭情勢的詳情創造價值銷售流程,就是解決問題的思考流程一種,從消費者端逆思考客戶的顧客想要什麼,最終逆轉思考到客戶該生產些什麼?
2.客戶的顧客和競爭對手, 客戶擔心什麼?
擔心對手創新: 是否推出具有新功能的新產品
擔心對手降價: 是要掠奪市佔率還只是為了擺脫過多的存貨
擔心對手成本結構
擔心對手的行銷和廣告花下大錢
對手的高層人事異動
3.客戶公司的決策方式
A. 哪各單位埋單
B. 找出客戶公司的後起之秀
C. 瞭解客戶的社會體系, 誰負責決策, 誰願意分享情報, 誰會發揮影響力, 誰會豎立障礙
4.客戶公司的文化、主要的心態和價值觀清楚瞭解客戶公司的文化,避免產生文化上的誤解
5.客戶長期、短期的優先目標和任務
A. 要有商業敏銳度, 瞭解企業基本面的能力, 包括: 利潤率, 現金創造, 投資報酬率, 週轉率和成長率
B. 可以從上面的各項指標, 瞭解客戶怎麼賺錢, 追求什麼目標和優先任務
每個客戶設計的增值計畫都應該包含三大要素:
1.簡潔的客戶說明或摘要;
2.價值方案
3.用實際名詞說明價值方案能夠帶給客戶的好處。
換句話說就是著重「客製化」提案,養成解決方案的思考模式,從消費者端逆向思考,建立買方價值鏈,全體成員都要「穿上別人的鞋子」,站在客戶立場,站在客戶的顧客立場著想。當有一天鞋子合腳時,就是客製化銷售成功的時刻。因此「創造價值銷售法」聚焦於利他精神,竭盡所能達成客戶的經營目標。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業績是勉強出來的
作者一開始就說道: 他當年學空手道悟出的道理, 要成為空手道高手,並不需要學會4,000個招式,而是得反覆練習某個招式4,000次。一個頂尖業務成功的關鍵不是學會4000種銷售技巧, 而是將他所建議的12件核心技能, 執行4000次,只要能秉持專注力持續精進,並將這些技能系統化,你就能獨佔鰲頭。
賀姆斯建議:想要拚出好業績,就要秉持紀律與決心,勉強自己一再反覆演練王牌業務主管必做的12件事:
1. 每天15分鐘,做好時間管理:
你應該要將最重要的事排在第一順位。光是這個簡單的步驟,就能讓你擁有十足的把握和成就感。另外,一個主管不該擁有超過6個直接管理的部屬,卓越的業務主管絕對有生產力極高時間管理,落實六個時間管理要訣: 專心15分鐘, 一次解決手邊信件簽呈; 列出清單, 全力做當天最重要的6件事; 估算每項工作所需時間; 擬訂一天的計劃; 排出優先順序; 問自己丟掉它,對我有害嗎?
2. 練好基本功,定期訓練不可少: 成為銷售大師,反覆練習是關鍵,主動參與,爭取主持或講師的機會。想要打造一部終極銷售機器,並讓它盡可能運作順利,最好的辦法是定期舉行高效率的小組會議,以便改善公司每一個層面,在每一次的會議裡,你可以將所有相關人員的注意力集中在改造公司的某一小部份。當所有人集思廣益、腦力激盪出改善某一特定領域的計畫,並設計出執行的流程,最後便能產生堅定的公司政策,讓每位員工學習、遵循。如果你想輕鬆又快速地將你的公司改造為終極銷售機器,絕對必須持續努力我所謂的「3P」──規劃(planning)、流程(procedures)以及政策(policies)。
3. 確立核心故事,一開口就說對話: 主管可分為三種。90%的主管,我稱之為「戰略型主管」,另外9%是我所謂的「策略型主管」。僅僅只有1%,是罕見地同時具備戰略和策略能力的領導人物,也是三種主管中戰鬥力最強的主管。戰略型主管滿腦子只想著今天該如何達成交易,不懂什麼是策略。如果你告訴他們,現在要和一位極有潛力的客戶約見,比10年前困難2倍,他們只會想辦法讓銷售團隊多付出2倍的努力。策略型主管則往往能從整體的觀點來看事物,思考是否能發展出一個高階策略來解決問題。策略型主管是智多星,他們能想到的概念、點子和策略,是多數人未曾想過的。但是策略型主管卻不擅於擬定戰略,或者對戰略不感興趣。所以我常常見到許多偉大的想法最後無法開花結果,因為策略型主管無法實踐它們。現在我們來談談那頂尖的1%。這種能同時進行戰略性及策略性思考的主管,他們能提出偉大的想法和絕佳的策略,也能堅守紀律及決心,一定要看到他們偉大的策略在戰略層次上得到實現。策略型思考的人,總是把每次挑戰視為一個機會,藉此產生具有競爭力的作法。
4. 做個市場專家,而不只是賣產品: 用教育性行銷建立品牌忠誠度
5. 懂得篩選超級明星員工。
6. 6招贏得大客戶
7. 整合行銷7大利器
8. 不把客戶的拒絕放心上
9. 善用小組會議,找出問題、建立流程
10. 精采簡報,讓人忍不住說「哇!」
11.貼心追蹤,換取顧客死忠
12.重設顧客的購買標準,成為顧客的問題解決專家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川普談判學
閱讀這本書是去年下半年在外貿協會上英文談判課時, 我一共讀了兩遍,他之所以會被列為談判課程的參考書籍, 不單單只是川普斗大兩個字如雷貫耳,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真的很有料, 看過誰是接班人這部影集, 都應該看過川普旁邊坐著一男一女, 那個男的老先生正是George Ross(喬治.羅斯),事實上他是一個房地產方面的律師,幫川普協助了無數的交易及談判過程,這本書我認為與Trump只能算沾上點邊, 裡面的談判實務建議與觀點都是作者George從無數的經驗中所衍生出來的精華。
生活、商務都需要談判去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以我的業務工作來看,每天不是跟客戶就是與合作夥伴做商業談判,在公司與老闆或資方為了目標與薪資談判,回到家是老婆與女兒們為了我不能提供足夠的陪伴時間及好的相處的品質與我談判,因此談判就是我的生活。我獲得最大的觀念是: 在談判桌上表現出來的必須是一個「達成協議的人」(deal maker),而不是「破壞協議的人」(deal breaker)。當你出現在談判桌上時,對方應該很高興才對。因為你來了,你知道該怎麼給一點、得一點(give and take),而不是贏者通吃,這樣談判就有希望達成了。許多成功、長久的雙方關係,取決於談判者本身優秀的人格特質,我們要追求的是參與談判的每一方都能夠取得共識而達成皆大歡喜的結果,在談判當中並非要擊敗任何人,而更重要的觀念是與對方建立信任的關係,因為你不能確定往後是否有更多需要與對方配合或進行其他談判的機會,如果現在建立好關係與信任基礎,對往後發展只會是有利的。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於談判的詮釋,談判有規則嗎?正確的答案是:「不,談判是沒有規則的。」可以說謊、作弊、騙人嗎?正確的答案是:「可以。什麼都可以。」喬治在這本書中不厭其煩、再三強調和對方建立信賴關係的重要性。只不過,談判和已敲定的商業交易是兩回事,根據喬治的經驗,每一個人在簽定合約之前都有不受拘束的行動自由,覺得怎麼做比較好就可以怎麼做。談判是真正的「人生遊戲」卻沒有決定玩法和公平或犯規行為的規則或指導原則。談判是最終達成某種結論的一連串溝通運作。只有參與談判的雙方能決定輸贏或不輸不贏。談判必然需要妥協和創造力,談判不是贏就好,更要了解任何成功的談判都建築在信任,和諧的關係與滿足這三項要件的基礎上,因此如果不學習如何創造信任的氛圍,就不可能成為真正成功的談判高手,要達到這三個大方向,有八個要訣可以注意:
1. 找到雙方的共同點
2. 建立良好而和諧的關係
3. 態度要親切友善
4. 找到合式的溝通方式
5. 了解對方及其需求
6. 加強信任感
7. 學習彈性
8. 建立談判成功的好名聲,避免談判破裂的壞名聲
有幾步簡單卻深遠的要點:
1.化身銷售大師:以精彩、大膽的表演來推銷構想。
2.放出合理化煙幕:用自己製作的「標準表格」讓對方信以為真。
3.運用最省力的原則:給對方必要的大量資訊,好讓他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4.設下時間陷阱:誘導對方投入最多的時間或最多的金錢,因為投入越多,就越難放棄交易。
5.打造廢物計畫:以對方無法接受的糟糕方案,迫使他接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方案。這幾步要點往往可以讓你達成你所想的交易!
這書裡面還有一個對於悲觀與樂觀的小故事,我曾與老婆分享過:
某個千萬富翁有一對十歲大的雙胞胎兒子,一個樂觀到無可救藥,另一個則是悲觀到無可救藥。因此他想如果讓過度樂觀的悲觀一點,讓過度悲觀的樂觀一點,這要他就會有兩個成材的兒子了。於是,他給極度悲觀的兒子買了一台價值五千美元的十段變速日本競賽單車。至於過度樂觀的兒子送兩袋馬糞堆在兒子遊戲間。在生日早上,他先去看過度悲觀的兒子,問他:「你喜不喜歡我送的禮物啊?」「你挑了最糟的禮物給我。如果我騎它出去,說不定會被巴士撞斷兩條腿,躺在醫院裡。。如果我運氣不錯,真的騎到了公園,體型大我兩倍的小孩子會把我揍的半死。你怎麼會這麼不用心,送這樣的禮物給我?」他推開遊戲間的門,看到過度樂觀的兒子坐在糞堆中央,雙手拿著馬糞塊四處亂丟,還一邊唱著歌。「你在幹什麼?」父親問。男孩回答:「這麼多大便,表示附近一定有頭小馬」。這個故事具體而微的反映出談判老手的思維,你要知道,一位好的談判者知道怎麼穿過一堆大便找到小馬- 完成交易。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當修行者遇見大師- 了解修行的第一本書
有兩個動機讓我與這本書結緣, 一是作者Michael Roach, 他是經典長銷書《當和尚遇到鑽石》的最新力作,我從他上一本書得到許多對於俗世修行的啟發,二是,滿足我對過往佛學大師所提要義的好奇與渴求,我正在尋求什麼是正確的修行。佛法大海博大精深,窮畢生之力,尚不足以窺其堂奧,但萬法歸一,端在明心見性而已。
全書分十二章,故事發生在沙漠中的花園,原因是期待夢中情人,時間總是半夜,春夏秋冬、朔望都有,氛圍浪漫,高潮迭起,環環相扣。
第一章〈太陽〉,主角是一個有維特式煩惱的十六歲少男,在母親看似無意卻是有意的安排下,邂逅純潔的金髮女郎。第一次晚上約會,走進沙漠中的花園,撩起少年的情欲,卻在象徵太陽光明和熱量的少女溫柔引導下,展開探尋人生智慧之旅:克制自己的情欲和傲慢心,轉化成善境界。
第二章〈痛苦〉,少女繼續與少男相約在子夜的秘密花園,每當主角妄念一起,就被少女熄滅。同時少男因學業傑出,蒙國王接見並給予皇家學院獎學金,少女卻不屑一顧。幾年後主角學業完成,榮歸故里,面目全非,母親已逝,兄弟離散,少女也杳無蹤影。主角思念之餘,企圖在花園重遇少女,毫無結果,卻有宗喀巴尊者出現,開示他苦聖諦,世間樂只是像刀上舔蜜。
第三章〈禪修〉,母親死亡的陰影逼著主角住進寺院,讀經思惟,還是不得要領,於是到花園期待少女給予答案,出現的卻是蓮花戒大師,教他禪修的前行、正行和結行。
第四章〈死後的生命〉,主角無法理解母親生前是好女人,卻死於痛苦的癌症,而死後又是什麼世界呢?法稱大師告訴他思惟無我和業感緣起的道理,就可明白生死的真相。
第五章〈死亡的旅程〉,世親菩薩開示人一出生就邁向死亡,唯有禪修才能證悟人生宇宙是多重的、生死相續的。
第六章〈解脫〉,彌勒菩薩開示情緒和煩惱起於無明,必須親證空性才能解脫。
第二章〈痛苦〉,少女繼續與少男相約在子夜的秘密花園,每當主角妄念一起,就被少女熄滅。同時少男因學業傑出,蒙國王接見並給予皇家學院獎學金,少女卻不屑一顧。幾年後主角學業完成,榮歸故里,面目全非,母親已逝,兄弟離散,少女也杳無蹤影。主角思念之餘,企圖在花園重遇少女,毫無結果,卻有宗喀巴尊者出現,開示他苦聖諦,世間樂只是像刀上舔蜜。
第三章〈禪修〉,母親死亡的陰影逼著主角住進寺院,讀經思惟,還是不得要領,於是到花園期待少女給予答案,出現的卻是蓮花戒大師,教他禪修的前行、正行和結行。
第四章〈死後的生命〉,主角無法理解母親生前是好女人,卻死於痛苦的癌症,而死後又是什麼世界呢?法稱大師告訴他思惟無我和業感緣起的道理,就可明白生死的真相。
第五章〈死亡的旅程〉,世親菩薩開示人一出生就邁向死亡,唯有禪修才能證悟人生宇宙是多重的、生死相續的。
第六章〈解脫〉,彌勒菩薩開示情緒和煩惱起於無明,必須親證空性才能解脫。
第七章〈行動與結果〉,第一世達賴喇嘛開示因緣果報的道理,人生宇宙都是源自眾生的業力,唯有透過修行,淨化業力,才能創造美滿的人生。
第八章〈創造一個世界〉,功德光大師開示心是創造人生和世界的力量,不守戒創造煩惱的人生,修行從守戒開始。
第九章〈慈悲〉,無著大師指導以呼吸修持施受法和慈悲觀。
第十章〈戰士〉,寂天菩薩以黃金戰士稱呼菩薩道的修行者,並開示六波羅蜜的修持法。
第十一章〈空性〉,在劇終之前,至尊釋迦牟尼佛出現,開示如何以般若智慧觀照玫瑰花,讓主角證悟空性,圓滿佛道。
第十二章〈天使〉,主角深入研究經典,找到諸大師開示的出處,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經過二十年的實修,主角徹見人生宇宙的實相,再入花園,金髮女郎終於出現,荳蔻年華已然逝去,變成為人妻、為人母的老婦。主角雖仍存遐思,但在天使般的女孩點醒下,一切大圓滿。
本書的重點不在表象的寓言式小說情節,而是透過每次主角與佛菩薩的遭遇,指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明心見性,了解什麼是愛,修行是讓人解決此世各種人生中的問題,也開闊我們的智慧,在因緣具足之時,幫助許多面臨困頓的眾生,擺脫煩惱,自在過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