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其實,你和你的煩惱都不存在:面對煩惱,你必懂的八萬四千種觀照
以我現在的對於佛法有限的瞭解,以及對於煩惱來襲時可以駕御超脫的程度,我認為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作者對於煩惱、空性、覺知與觀照的解釋非常精準易懂,沒有佛經的艱深難以理解,特別喜歡其中一段對煩惱平息的詮釋: 你覺得人生的煩惱無所不在,那麼,你的靜心也應該無所不在。快樂來了,就享受快樂,痛苦和不如意來了,也接受它們,萬物萬象如走馬燈,來來去去,儘管苦樂順逆如何刻骨銘心,你還是原來的你,不受任何牽絆和影響,這就是覺者應有的生活姿態。
當然我對於他認為激勵與目標計畫設定,解釋成無效的信念系統,並不認同,事實上每件事的發生可以歸因於因緣俱足,但是我認為人類文明的推進就是有許多的信念加上執行力,才得以完成偉大的功績。信念我認為是發一個心或是起一個願,許多成功的人物縱然最終人生也須走入歷史,但是如果不是對自己成就的事有足夠的信念,又怎能對於人群的有所貢獻呢?
每篇文章的後頭的九箴九思,其中有許多我認為是極具啟發,十分雋永的:
1. 人生如果是一道菜,我們總是添加太多人工調味料,而嚐不到原來的味道。
2. 當你看不見,你才會需要「相信」;當你有疑惑不安,你才需要「信仰」。
3. 煩惱的實相是:當你不想接受或面對某件事時,這件事,就會變成你的煩惱。
4. 「需求」來自於「自然」,「妄想」則來自於「頭腦」。
5. 當你煩惱或焦慮時,你就看不清自己,看不見事情的本來面貌。
6. 地獄和涅槃,不是過去或未來式,一直是現在進行式
7. 當你沒有覺知,即使學歷再好、收入再高,也會中了頭腦的詭計。
8. 人生在世,煩惱無所不在,相對的,靜心也可以無所不在。
9. 當你看清「愛」是一種因緣聚散的「禮物」,你的恐懼自然就會消失。
10.苦不等於痛,痛來自體驗,苦則來自頭腦的自我折磨。
11. 當你沒有醒過來,即使你擁有了全世界,你還是會受苦。
12. 覺者可以在所有因緣俱足時快樂,也可以在因緣不足時快樂。
13. 苦樂,沒有客觀性的存在,它只是你和這個世界的主觀對應,所投射出來的結果。
14. 人所有憂鬱和焦慮的源頭,都來自妄想「控制」什麼東西。
15. 當你已經找到內心的平靜,何苦還要到處去求神佛上帝賜你平靜呢?
16. 憂鬱症是無法被治療的,因為,是你自己「走」進憂鬱的,你只能靠自己再「走」出來。
我們來這世間,最大的意義和恩典,是每個片刻都能擁有「平靜的心」。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煩惱和焦慮中解脫,擁有平靜的心,開關在「覺醒」,方法是「觀照」。今天,我們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因緣,數不清的因緣,聚合成這個身心合一的「存在」,應該全然地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去體驗這個生命的每個時刻?不論苦樂順逆,都有平靜的心,都能讓自己身心安頓,無懼無礙地活在這世界,那麼這裡就是淨土,就是到達彼岸的極樂世界。
訂閱:
文章 (Atom)